【产业互联网周报】阿里通义再失大将:鄢志杰、薄列峰三个月内相继离职;欧盟对TikTok处以5.3亿欧元罚款;英伟达:中国特供版GPU将6月上市

【产业互联网周报是由钛媒体TMTpost发布的特色产品,将整合本周最重要的企业级服务、云计算、大数据领域的前沿趋势、重磅政策及行研报告。】
财报季
Palantir一季度营收飙升39%超预期,上调全年营收指引
Palantir发布第一季度财报,该公司第一季度营收飙升39%,达8.84亿美元,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8.63亿美元;调整后EBITDA为3.973亿美元,分析师预期3.71亿美元;经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3美分,符合市场预期。公司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在9.34亿美元至9.38亿美元之间,略高于市场预期的8.9912亿美元。预计全年收入在38.9亿美元至39.02亿美元之间,超过市场预期的37.5亿美元。
AWS Q1营收292亿美元,同比增长17%,低于预期
亚马逊公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。报告显示,亚马逊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1556.67亿美元,较去年同期的1433.13亿美元相比增长9%;净利润为171.27亿美元,较去年同期的104.31亿美元相比增长64%。其中,AWS云计算业务销售额为292.67亿美元,同比增长17%;营业利润为115.47亿美元,同比增长23%。由于云计算业务增速放缓以及第二季度的指引低于预期,亚马逊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超3%。
微软:云与AI推动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
微软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(截至2025年3月31日)财报,多项核心指标远超市场预期。在人工智能(AI)与云计算的双重推动下,微软营收、利润及业务增速均创下新高,股价大涨超7.63%,市值重返3万亿美元大关。其中,微软云服务(Microsoft Cloud)营收达424亿美元,同比增长20%(固定汇率增长22%);智能云(Intelligent Cloud)营收达268亿美元,增长21%(固定汇率增长22%),Azure及其他云服务增长高达33%。
国内新闻
小米首个推理大模型开源
4月30日,小米宣布正式开源旗下首个推理大模型Xiaomi MiMo。在数学推理、代码类测评集上,MiMo超越了OpenAI旗下推理模型o1-mini。
DeepSeek发布Prover-V2模型,参数量达6710亿
DeepSeek于AI开源社区Hugging Face上发布了一个名为DeepSeek-Prover-V2-671B的新模型。据悉,DeepSeek-Prover-V2-671B使用了更高效的safetensors文件格式,并支持多种计算精度,方便模型更快、更省资源地训练和部署,参数达6710亿,或为去年发布的Prover-V1.5数学模型升级版本。在模型架构上,该模型使用了DeepSeek-V3架构,采用MoE(混合专家)模式,具有61层Transformer层,7168维隐藏层。同时支持超长上下文,最大位置嵌入达163840,使其能处理复杂的数学证明,并且采用了FP8量化,可通过量化技术减小模型大小,提高推理效率。
华为发布AI数据湖解决方案,加速模型训练与推理
华为发布AI数据湖解决方案,通过集成数据存储、数据管理、资源管理和AI工具链,高效提供高质量AI语料,加速模型训练与推理效率。
中国一汽发布企业智能体OpenMind
中国一汽发布企业智能体OpenMind。这是汽车行业首个面向全集团运营管理的AI Agent,基于阿里通义大模型打造,OpenMind可以通过多轮对话精准识别用户业务办理意图,逐步获取业务办理所需信息,自主完成业务办理。当前已实现日常业务处理、政策咨询、知识检索、任务自动化及生成智能分析报告辅助管理层决策等功能。
阿里巴巴Qwen3上新8款,登顶全球最强开源模型
阿里巴巴开源新一代通义千问模型Qwen3,旗舰模型Qwen3-235B-A22B参数量仅为DeepSeek-R1的1/3,总参数量235B,激活仅需22B,成本大幅下降,性能全面超越R1、OpenAI-o1等全球顶尖模型,登顶全球最强开源模型。据了解,千问3预训练数据量达36T,并在后训练阶段多轮强化学习,整合快思考模式和慢思考模式,为国内首个“混合推理模型”。
腾讯、阿里、字节跳动抢购算力资源
今年一季度,腾讯向字节跳动购买了价值约20亿元的GPU(图形处理器)算力资源,这批资源以英伟达H20卡和服务器为主,腾讯元宝目前的更新主要使用来自字节的卡。除了腾讯,一位知情人士称,阿里也在今年一季度DeepSeek爆红之后,向字节跳动下了GPU订单。多位接近字节跳动人士称,字节跳动在去年囤积了大约10万个GPU模组。一位服务器厂商人士称,据其估算,这批GPU资源总价值在1000亿元左右。字节相关负责人回复称,以上为不实信息。
据报道,2024年一季度,包括字节跳动、阿里巴巴和腾讯在内的中国企业已下单至少160亿美元的英伟达H20芯片。据公开信息,2024年,微软拥有75万—90万块等效H100,有100万—150万块,有55万—65万块。前述字节人士称,目前字节有约100万张卡,算力资源规模已经跻身世界第一梯队。(财经)
小米汽车将“智驾”更名为“辅助驾驶”
5月4日,小米调整了SU7新车定购页面中的措辞,将“智驾”更名为“辅助驾驶”。具体来看,小米SU7标准版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由“小米智驾Pro”更名为“小米辅助驾驶Pro”;小米SU7 Pro、小米SU7 Max搭载的Xiaomi HAD由“小米智驾Max”更名为“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”。
蚂蚁国际:计划在香港上市
5月3日,据报道,蚂蚁集团计划将旗下海外板块、注册在新加坡的蚂蚁国际单独在香港上市。目前正在和监管部门沟通可能性。目前讯息显示没有政策障碍。蚂蚁国际的收入约占蚂蚁集团的两成左右。目前,蚂蚁国际凭借Alipay+、安通环球(Antom)和万里汇(WorldFirst)三大核心产品,覆盖C端支付、B端收单、B2B收付兑等跨境支付服务。(财新)
阿里通义再失大将:薄列峰转投竞对赴美执掌多模态业务,此前为应用视觉团队负责人
据多方信源证实,阿里巴巴通义实验室应用视觉团队负责人薄列峰(职级P10)已于4月30日离职,并加入某头部互联网公司担任多模态模型部副总经理,直接向副总裁汇报。此次跳槽正值该大厂完成组织架构调整,其新职务或为业务扩张量身定制,工作的base地点设于美国,此举被业内视为规避竞业协议的策略性选择。此前2月,通义实验室语音团队负责人鄢志杰(P10)亦低调加入某大厂任AI Lab副主任,但不足三月便因架构调整离职。
腾讯TEG架构大变革:成立大语言模型部和多模态模型部,蒋杰带队
腾讯技术工程事业群(TEG)宣布进行架构升级,以支持业务的进一步发展。此次升级伴随着管理层的调整,多个新部门的负责人将向腾讯公司副总裁蒋杰汇报,蒋杰不再继续担任数据平台负责人。
此次将大模型团队拆分为大语言模型部和多模态模型部,并整合数据与算力平台,标志着腾讯AI战略从“业务驱动”转向“技术驱动”。过去各事业群自建小模型的分散模式导致算力资源浪费率超30%,混元大模型的训练效率落后同行2-3个季度。调整后,通过集中优势资源,腾讯计划三年投入500亿元,重点突破长文本理解、复杂推理等技术短板,以应对字节跳动、阿里等竞争对手的领先压力。
Kimi长思考模型API正式发布
5月6日,Kimi长思考模型API正式发布。据了解,kimi-thinking-preview模型是具有多模态推理能力和通用推理能力的多模态思考模型,擅长深度推理,可帮助解决难解代码问题、数学问题、工作问题等。
海外资讯
OpenAI据称已同意30亿美元收购AI辅助编码工具Windsurf
相关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称,OpenAI已同意以约30亿美元收购人工智能辅助编码工具Windsurf,这是公司有史以来的最大一宗收购。报道称,今次收购可能有助于OpenAI应对市场上的竞争,特别是在AI编码辅助市场上。另外,Windsurf最近与包括Kleiner Perkins及General Catalyst在内的投资者讨论集资,估值或达到30亿美元。
OpenAI回应GPT-4o更新后个性过于谄媚:已回滚到老版本
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·奥特曼在社交平台表示,昨晚开始回滚GPT-4o的最新更新,现在免费版的回滚已100%完成,付费版完成后会再次进行更新,预计晚些时候对模型个性进行额外的修复,并将在未来几天分享更多信息。此前,奥特曼发文称,“GPT-4o的最近几次更新使其个性变得过于谄媚和烦人(尽管其中也有一些非常好的部分),我们正在尽快修复。”
OpenAI宣布将为ChatGPT增加购物功能
OpenA宣布将在其人工智能聊天助手ChatGPT中测试推出购物功能,用户将能够通过ChatGPT查询购物信息,ChatGPT将根据查询结果生成产品卡。购物者将不在ChatGPT内部结账,而是会被重定向到商家的网站完成交易。ChatGPT搜索产品负责人Adam Fry表示,推荐是自然生成的,不含广告,搜索结果并非赞助内容,OpenAI将与合作伙伴合作,确保ChatGPT显示最新的价格。
DeepSeek重返韩国!暂停两个多月后恢复下载
4月29日,因违反数据保护法规被韩国监管机构下架约两个月后,中国人工智能服务DeepSeek(深度求索)在韩国应用商店重新上线。
韩国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上表示,今年1月DeepSeek首次在韩国上线时,存在未经许可擅自传输用户数据与“交互指令”的行为。今年2月份,DeepSeek因个人数据保护问题被韩国下架。但自本周一起,用户可通过韩国苹果App Store和Google Play等各大应用商店重新下载安装。(网易科技)
微软调整数据中心战略:取消2GW非约束性租赁、搁置1.5GW自建项目
据外媒报道,微软已冻结了原定于2025-2026年实施的1.5GW自建数据中心计划,此外还放弃了超过2GW的非约束性租赁合同,但仍持有超过5GW的约束性租赁合同,有效期至2028年。华尔街头条报道“微软取消2GW租赁”引发业界广泛关注,但这些并非正式合同,而是非约束性意向书。
微软实际已锁定约5GW预租容量,这些绑定合同将在2025至2028年间逐步上线。更令人关注的是,微软在过去两个季度放弃了远超2GW的非约束性合同,并在2024年中期与几乎所有供应商讨论容量后,彻底冻结了新租赁活动。与此同时,微软加速自建数据中心布局,在美国及全球购置数万英亩土地,加快现有项目建设,并为未来项目锁定数GW电力资源。
然而,研究显示,微软暂停了1.5GW的短期自建项目,这些项目原计划于2025和2026年上线。多个微软数据中心园区进展缓慢,尽管已获得能源和必要审批,但建设实际外壳、冷却和电气设备订单被推迟或取消。(IT之家)
欧盟对TikTok处以5.3亿欧元罚款
5月2日,欧盟隐私监管机构对中国公司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处以5.3亿欧元(约合6亿美元)的巨额罚款,理由是该平台违规将欧盟用户数据传输至中国,违反了欧盟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》(GDPR)。
英伟达中国特供版GPU将6月上市
5月3日,《The Information》报道,英伟达已告知一些最大的中国客户,它正在调整其AI芯片的设计,以便能够出售给中国企业,而不会与美国出口法规发生冲突。英伟达已与包括阿里巴巴集团、字节跳动、腾讯在内的多家客户进行了交谈。英伟达已告知客户,新芯片的样品最快将于今年6月上市。目前英伟达仍在研发其最新一代AI芯片Blackwell的中国特供版。
英伟达发声批评Anthropic支持《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》:美国无法操纵监管机构在AI领域取得胜利
对于AI模型Claude母公司、美国人工智能明星公司Anthropic公开支持美国政府通过《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》加强对中国的AI芯片出口管制,英伟达官方公开发声明批评。
英伟达声明称:“中国拥有占全球一半的AI研究人员,在AI堆栈的每一层都有能力强大的AI专家。美国无法操纵监管机构在AI领域取得胜利。美国企业应该专注于创新和迎接挑战,而不是编造种种荒诞不经的谣言。”《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》是美国前总统拜登在卸前紧急出台的出口管制政策,旨在进一步收紧对华AI芯片的出口,2025年1月13日发布。特朗普上台后并未直接推翻该项政策。根据政策流程,出口商、再出口商和转运商需要在5月15日后遵守该协议要求。(界面新闻)
融资&并购
美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Manychat获得1.4亿美元融资
美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Manychat宣布完成1.4亿美元B轮融资,此轮融资由知名风投Summit Partners领投。这笔融资将主要用于增加研发投资,特别是在将AI能力集成到平台中的同时,增强全球销售、市场营销和客户支持。据了解,Manychat成立于2015年,专注于AI营销机器人,帮助企业通过聊天机器人自动化营销、客服和销售流程,允许品牌自定义对话逻辑(如促销触发、用户标签管理)。
谛声科技完成过亿元D轮融资,北京市先进制造业基金领投
工业声学AI监测技术研发商谛声科技宣布完成过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,北京市先进制造业基金领投,赛富资本,交银资本,国新国政,金盘资本等机构跟投。本轮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、海外市场拓展及产业链资源整合。至此,谛声科技累计融资数亿元,历史投资方包括中国移动旗下北京中移数字新经济产业基金、联想创投、祥峰中国等。
予路乾行完成新一轮融资,元生创投领投
基于分子动力学的药物研发创新者苏州予路乾行生物科技(以下简称“予路乾行”)已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,本轮融资由元生创投领投。募集资金将用于加速技术平台迭代升级,拓展全球药物合作管线。
趋势&政策
大模型市场“狂飙”,2024年MaaS+AI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翻倍
国际数据公司(IDC)最新发布的《中国模型即服务(MaaS)及AI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追踪,2024H2》报告显示,2024年中国MaaS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,全年规模达7.1亿元人民币,较2023年实现215.7%的同比激增,其中2024下半年市场规模达4.6亿元人民币。展望2024-2029年,该市场将以66.1%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速扩容,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0亿元人民币。AI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同样保持高位增长态势。2024年全年市场规模达34.9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126.4%,其中2024下半年市场规模达为21.0亿元人民币。未来五年,该市场将以54.5%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,预计2029年整体规模达306亿元人民币。
报告:2024年中国AI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
《中国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研究报告》显示,2024年,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,连续多年保持20%以上的增长率。报告显示,2024年,浙江凭借人工智能产业实力提升首次跻身引领者梯队,超越广东、上海、北京位居区域潜力第一;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方面,安徽凭借智能算力跃升与场景应用创新首次位居中国第五位。在人工智能创新能力评价方面,广东以80.5分位居榜首。报告指出,头部科技企业与人工智能原生企业的竞合关系深化,传统科技企业通过全栈技术布局强化金融、医疗、教育等核心场景渗透,而人工智能原生企业则在具身智能、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等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新版《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》发布
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,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《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(2024版)》。该指南在2021版的基础上,优化了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布局,进一步聚焦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应用,在智能装备、工业软件、智能制造新模式等5个领域增加了标准建设内容,修订了基础通用、智能赋能技术、电子信息应用等11个方面,同时明确了组织实施的相关举措。下一步,国家标准委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,持续完善智能制造标准工作顶层设计,加大标准供给、加强宣贯实施、加深国际合作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,引领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,助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。